万水千山“粽”有情
——端午节文化体验活动
端午临中夏,时清日复长。2024年6月7日下午,“万水千山‘粽’有情”文化体验活动在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成功举办。来自兰州大学、西北师范大学、兰州理工大学、甘肃中医药大学、甘肃农业大学等5所高校的国际院领导、辅导员老师及44名优秀留学生会员欢聚一堂,共庆端午。
活动伊始,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协会副理事长张正锋出席活动并讲话,他表示“不同时代的端午节,变化的是时空,不变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俗,希望留学生们能亲身体验端午民俗,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,成为中外友谊的使者,促进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与沟通。”
笔尖传情,翰墨飘香
书法作为中国精神文化的象征,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。书法体验活动现场,中心工作人员向留学生们展示了文房四宝,教授了执笔、控笔、行笔的基本方法,在横平竖直,一撇一捺中凸显笔尖与墨汁的完美融合。在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下,留学生们全神贯注,挥毫泼墨,将“我爱中国”跃然纸上。兰州大学留学生代表颜青说:“体验书法,为我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之门,我写的书法作品,虽然字迹尚显稚嫩,但一笔一划中充满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。”
茶香四溢,国际共品
茶,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,经历了千年的传承。中国的茶艺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中心工作人员以“茶”会友,带领留学生了解中国的茶艺,并现场演示了如何沏茶、赏茶、闻茶、饮茶,使留学生亲身感受一杯“中国茶”中蕴含的文化韵味。留学生们纷纷表示,“随着青茶在杯中“绽放”,香气扑面而来,入口唇齿留香、回味无穷”。通过品茶,留学生们不仅学到了茶艺的精髓,更在茶香中感受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。
五彩香包,情谊绵长
端午节香包是一种具有深厚文化意义和象征性的传统物品。在体验制作香包过程中,中心工作人员向留学生们介绍了端午节的起源、习俗以及香包的寓意、制作香包的方法。在工作人员悉心示范下,留学生们将香料填充到精美的布袋中,在彩色丝线缠绕下,小巧的香包玲珑夺目。小小的香包,将端午的味道萦绕在五颜六色的丝线里,将美好的祝福注入清雅馨香的艾草中,虽然留学生们第一次动手做香包,但他们在尝试中学习到了中国传统民俗,在实践中,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智慧。
粽情端午,艾叶芬芳
包粽子是端午节文化体验的重头戏,留学生们在中心工作人员带领下,将糯米、红枣包裹进翠绿的箬叶中,用花绳左右缠绕,将粽子扎紧,一个个各具特色的“国际粽”成为中外文化融合的产物。甘肃省中医药大学留学生代表徕丽说:“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吃起来特别香甜,因为包的是协会对留学生浓浓的爱。”
此次活动在欢乐的气氛中划上圆满的句号,最后,甘肃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晓琴表示:“近年来,中心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体验活动,为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直观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平台,加深了留学生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。中心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,通过举办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,为留学生提供更多文化交流机会,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,为甘肃省的国际形象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”。